江西师范大学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通过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效考核与监督检查,建立了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家校共育和社会实践相融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相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 一是通过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建立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创设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提升课堂理论魅力。学校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聚集强大师资团队,开展专题式教学,提升课堂理论魅力。 开展跨校集体备课,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连续多年牵头开展思政课跨校集体备课活动,全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逐步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管理机制的转化,努力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完善“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模式。用足用好2个实践教学学分。“原理”课打造“经典研习”实践项目,“概论”课打造“社会调查”实践,“纲要”课打造“参观体验”实践项目,“基础”课打造“道德践行”实践项目,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优化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教学特色。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进行“井冈行”“苏区行”“重走长征路”等系列红色精神体验活动。 二是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立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修订课程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培养。全面规划整合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彰显育人价值。 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引领作用。开设“江西红色文化丛谈”“江西红色文化旅游”“江西红色历史”等课程。遴选“中国古代史”“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文学与文化”等6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开展公开示范教学100余次。 推进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内涵和元素。把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尽快扩展到专业学位课程,逐步形成了覆盖各专业主干课程与通识课程的“课程群”。立项建设生物科学、地理科学、经济学、法学、工程管理等5个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精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00余个,出版系列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 三是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育人的生态文化建设,建立家校共育和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教学课堂注重运用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喜欢学;实践课堂注重开展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和课程,开展“家长委员会+”教学改革探索,创建合作、互动、双赢协同育人新模式。 构建“家长委员会+”教育共同体。一是创新三全工作机制,即“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二是主抓七项工作,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请家长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让家长参与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请家长听课、评课;“+思政教育”,让家长关注学生思想苗头;“+学生管理”,请家长参与学生管理;“+社会实践”,动员家长帮助落实社会实践基地;“+创新创业”,请家长分享创新创业经验。此外,实施红色文化育人与思政课教学改革。 四是通过成效考核与监督检查,建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相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把德育意识和思政能力提升纳入新入职教师、新晋升职称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教研,鼓励支持各类人才称号获得者、教授等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注重激励评价保障。将课程思政建设各项指标纳入学院教学核心指标奖考核;制定符合学科专业教师教学科研特点的职称评聘标准,提高教学研究占比;实行集体命题、闭卷为主、注重过程的“四四二”(理论考试40%,过程考核40%,实践考核20%)课程考核模式;采用基于“五评”式(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自评)多元综合评价模式,加大评价结果运用力度。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