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嘉宾:
朱 虹 南昌大学教授、博导
梁 勇 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邱 凌 团省委副书记
梅黎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
陈典港 江西高校红色文化创意研究院副院长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指出,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
江西红色文化厚重,红色风景优美,红色内涵丰富,江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江西有条件、有优势、有责任,是使命的呼唤,时代的必然。新年伊始,泰豪论坛邀请了省内多位嘉宾就如何“作示范、勇争先”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言献策,展现担当,体现作为。
本报记者 梁振堂摄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江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我们要着力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名片、保护红色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加速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
朱 虹
朱虹:江西红色文化厚重,红色风景优美,红色内涵丰富,具有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良好条件。要加速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我们必须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充分挖掘有着特殊地位的红色资源。江西是中国最红的地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精神谱系上有着特殊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寻路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先后来到江西,发动了安源工人运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历史会议,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正确道路,锻造出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6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开国将军327名,占全国总数的20%;革命旧址近300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0处,县县有红色故事,市市有红色景区,江西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近年来,江西在挖掘红色资源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梳理,如中央红军长征后三年游击战争、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三湾改编、袁文才和王佐革命烈士故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罗坊会议、游击战争十六字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毛泽东亲手创建的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遂川县工农兵政府、全国首个红色圩场——遂川草林圩场等等。
二是大力打造全国叫得响亮的红色名片。在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特色鲜明、底蕴厚重、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原则,提炼红色文化宣传口号,打造响亮的红色名片。如江西的“四大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的摇篮——南昌、共和国的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安源),四处胜地(伟人化险地——铜鼓、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改革开放策源地——小平小道、耀邦陵园地——共青城富华山),一营——上饶集中营,一人——方志敏”等十大红色文旅基因库,就是江西红色资源和红色旅游的最佳代表、最亮名片。在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中,辽宁首次提出了“六个标识地”红色名片,即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这六个标识地随着时间轴线排列,具备唯一性和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易记易传。吉林推出“三地三摇篮”红色名片,即吉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黑龙江推出“486”红色名片,即“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八女投江”“六位英模”(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杨子荣、王进喜)。这些红色名片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在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被广为传颂。
三是在全国率先立法保护革命文物。红色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江西现存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96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3650件/套,87个县(市、区)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普查登记红色标语过万条,保护运用好这些革命文物责任重大、任务繁重。2021年11月,江西在全国率先立法保护革命文物,出台了《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要以学习、宣传、实施条例为契机,加快推进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革命文物保护措施。
四是要着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首选目的地。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和重要渠道,在弘扬红色精神、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江西是全国红色旅游的策源地、领跑者。2004年,江西出台了《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开始在全国率先发展红色旅游;2005年,举办了首届《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2010年,举办了永不落幕的《中国红色旅游网络博览会》;2017年,由江西倡议,全国24个省(区、市)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联盟秘书处永久设在江西;201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旅游者权益保护条例》,建立了先行赔付等制度。在加快完善红色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创办了“金牌讲解班”,江西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省份。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是红色培训的“全国样板”。2019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次24961万人次,综合收入1895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全省红色旅游景区建有2个5A、17个4A、25个3A和2个2A级旅游景区,共46个红色A级旅游景区。今后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坚持走内涵化、主题化、生活化、品牌化、融合化、合作化的道路,努力将江西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首选目的地。
五是加强红色宣传提升江西“赣水那边红一角”形象。首先,在宣传范围上,做到有层次、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辐射更广地域,从国内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到区域中心城市沈阳、西安、成都、重庆等、再到周边省会城市长沙、武汉、杭州、合肥等,多角度、多渠道同步开展江西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活动。其次,在宣传方式上,要进一步创新与拓展,推进“互联网+红色文化”“5G+VR、AR”,对红色文化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通过微展览、微课堂、微访谈、微视频以及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方式,打造江西红色数字家园;充分发挥好一个联盟(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一台展会(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的作用,全方位对外展示江西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在宣传内容上,要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通过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方式用心用力讲好红色故事。
红色文化是历史、是记忆、是传统,是新中国的重要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与底气。读懂历史才能看得远,不忘初心才能走得远。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积极将江西建设成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不息。
井冈山要在加速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作示范、勇争先。坚持资源利用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坚持“红色旅游”与“教学培训”相结合,打造红培样板,凸显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资源的张力,提升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辐射
梅黎明
梅黎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指出,“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井冈山素以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共和国的奠基石著称于世。九十多年前,革命先辈在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积淀了独特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底蕴。井冈山要在加速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作示范、勇争先。
坚持资源利用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夯实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基础。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见证,蕴含着宝贵的红色基因,是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的“养料”。井冈山斗争时期留下了许多革命旧址遗迹和珍贵文物,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址达1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0余处,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史一座经典的红色博物馆。由于时间侵蚀和风雨冲刷,红色文化资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破损残缺和散佚流失,要坚持统筹推进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近年来,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展“井冈儿女”口述历史采访,采访了400多位老红军老革命后代,录制4万多分钟视频资料。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史料征集编研,系统整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大全》《全国苏区反围剿文献史料集成》等党史文献资料8000万字,建立了“中共党史期刊数据库”“党性党风党纪资料数据库”,有效保护了一批珍贵史料。加强党史研究人员和讲解员队伍的建设,集中力量对发生在井冈山及其周边的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等深入挖掘整理、深度研究开发,加快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研究的高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凸显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资源的张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虽然只存在短短的两年零四个月,但红色区域横跨“六县一山”,鼎盛时期面积达7200多平方公里,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军事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最宝贵资源。开发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要努力克服地域的局限,做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把红色资源做优做强。从横向看,要把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相关主题的红色景点合并开发,共同利用,增强红色景点的厚度。比如,把毛泽东亲手创建的草林红色圩场与宁冈大陇红色圩场、茨坪公卖处、上井造币厂等诸多体现井冈山时期经济建设的红色景点有机串连起来,更全面地反映井冈山斗争时期经济建设的经验。从纵向看,要把井冈山斗争历史放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去研究、去展示,增强井冈山斗争历史的深度。“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要在党的历史长河中去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悟井冈山精神,让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变得更丰满更厚重。
坚持“红色基因”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用最新的话语、最新的思想去赋予井冈山红色资源最新的主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讲“坚定执着追理想”、八角楼讲“实事求是创新路”、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讲“艰苦奋斗攻难关”、黄洋界讲“依靠群众求胜利”、柏露会议旧址讲“坚定道路自信”、三大纪律颁布地荆竹山讲“打铁必须自身硬”,更好地做到传承历史,启迪未来。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辈敢为天下先,一代一代井冈山人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坪神山村在全国率先脱贫,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通过打造红色名村、发展生态旅游等途径,努力构建“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格局,让更多的人走进井冈山,去感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坚持“红色旅游”与“教学培训”相结合,提升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辐射。井冈山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许多红色培训机构均坐落于此。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已成全国红色培训领域的样板,2020年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旅部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要进一步建立严格的红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打造更多有特色的红色培训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来井冈山开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培训,进一步扩大井冈山红色资源的辐射效应。
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在于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宣传引导优势、理论武装优势、创新发展优势。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将对标最高,做强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流平台;聚焦最好,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潮流表达;锚定最优,贡献传承红色基因的广电力量
梁 勇
梁勇: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将以一流“坐标系”打造红色文化创作和传播高地,以一流“硬举措”助力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以一流“好成效”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
对标最高,做强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流平台。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始终致力于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新型主流媒体,深入挖掘好、创新展示好、广泛传播好江西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的源头优势、资源优势、质量优势和比较优势,为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的“江西样板”打造“风景独好”的创作和传播高地。在刚刚结束的第15届“TV地标”(2021)中国电视和网络视听综合实力大型调研中,江西卫视蝉联“年度最具创新影响力省级卫视”、江西都市频道蝉联“年度综合实力省级地面频道”;全台(集团)在央视央广主要新闻栏目的发稿数量和内容质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全媒体直播《今日中国(江西篇)》创下该系列各省节目的全国最高收视;“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YouTube账号突破20万海外粉丝,是江西最大、全国前五的省级媒体海外账号;2021年12月21日正式上线的“今视频”仅在华为应用市场累计安装量就接近200万次;以“今视频”矩阵号为核心的全网矩阵总粉丝超过5000万,在今日头条点播总量位列全国广电媒体前三。未来,我们将以“今视频”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巩固上接央媒、下联市县区融媒体中心的四级联动优势,加速打造让世界了解江西的窗口,在互联网上再造一个江西台,以“全方位、分层次、多声部”的一流传播平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好红色精神、讲述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文化。
聚焦最好,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潮流表达。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最终目的在于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宣传引导优势、理论武装优势、创新发展优势,这离不开红色文化创作和传播能力的全方面提升和全方位支撑。我们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表现形式、叙事方法、语言风格、技术手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西红色资源,与时俱进讲好红色故事,引导红色文化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热在青少年。一年来,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以“α创新计划”为抓手,创新红色文化表达,“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寻找闪亮的坐标发现身边的英雄”等新闻策划7次获得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整期篇幅的专题表扬;《江西这百年》等近百件融媒体报道单条点击破千万,其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信仰之火》点击量超过1.2亿次;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电影《三湾改编》成为学习党史军史的生动教材;《闪亮的坐标》《闪耀东方》《跨越时空的回信》均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重点节目。目前,我们正紧扣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启动理论宣讲节目《思想的田野》等宣传策划,在全国进行新一轮宣传创新,特别是红色文化创作要“创一流、走前列”。电影《邓小平小道》2022年登陆全国院线,《闪耀东方》《老表们的新生活》的第二季、“军旗从这里升起”“中国森林歌会”等融媒体新闻行动已经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大主题宣传策划方案。我们还将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省市县合作共创机制,推出更多反映江西特色、具有江西气派、代表江西形象、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和优质项目。
锚定最优,贡献传承红色基因的广电力量。主流媒体是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江西广播电视台(集团)始终以“打头阵、当主角”的政治自觉,为加速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贡献广电智慧、提供广电方案。一是订制内容创意方案,立项《守护英烈》《闪亮的音符》等全媒体新闻策划,启动“剧本杀”《上饶1942》等创意项目的研发。二是订制技术解决方案,上线“360°全景漫游红色江西”“我的江西我的村”等VR互动产品,为一些基层电台开发α精灵智能广播系统。2022年还将有超过1亿元的新装备投入使用,深化人工智能、AR、VR等核心技术应用,助力红色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级数字模拟、立体成像和全息投影等技术。三是订制产业升级方案,帮助各地打造“红色+”产业体系,通过智力引进、资本支持、服务外包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推动全省红色文化和创意、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融合,形成红色产业文化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江西共青团唱响“红色基因代代传”主旋律,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场馆建立144个“红领巾讲解员实践教育基地”,65万少先队员在线注册成为红领巾讲解员。汲取红色精神力量,打造红色实践品牌,引导全省青少年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
邱 凌
邱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将“大力实施红色精神代代传工程”“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郑重写进大会报告,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江西共青团将强化以红育人的工作基点,引导全省青少年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让红色成为赣鄱青少年的最亮本色,让红色基因成为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为先锋的动力源泉。
唱响红色文化旋律,与信仰对话,为青春领航。江西共青团发挥线上线下团属阵地优势,坚持“图文并茂”与“声形兼备”同发力,从青春的视角讲述红色文化、阐释红色精神、传递红色力量。把党史书籍电子化,推出的《团团陪你学党史》《党史知识竞答》《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等栏目合计阅读量超过360万人次;将发生在江西的革命故事通过《菠菜侠“画”说党史》《青年说:你不知道的红色故事》等系列音画类作品的形式呈现;以《百年忆先烈》《中国脊梁》为主题,推出系列短视频,在青少年中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千万,2万余名网友纷纷留言,由衷地发出了“继承先辈遗志,矢志接续奋斗”的感叹。以红色歌曲为媒,走进长征出发地共唱《长征组歌》,在五四之际举办“青春歌会”,国庆前夕百校联动红歌接力,广大青少年在歌声中唱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旋律。
汲取红色精神力量,与人生对话,为青春护航。“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何让青年选择好正确的第一步,江西共青团着力探索盘活红色资源与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机结合。打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连续14年引导青年学子走出校园,实地学习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省、校、院三级团组织联动,每年培养不少于1.5万名青年理论骨干。2021年,“青马工程”企业班、农村班和少先队辅导员班相继开班,一大批识大局、懂政治、有品德、有才干的青年政治骨干在全省各领域、各行业展现青春风采。推出“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等主题团(队)课,组织青少年参与“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战疫的青春最美丽”等大讨论活动。依托省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场馆建立144个“红领巾讲解员实践教育基地”,65万少先队员在线注册成为红领巾讲解员,在常态化参与线下红色故事讲解的同时,上传讲解视频等实践作品1.7万余件,成为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承者。
打造红色实践品牌,与梦想对话,为青春喝彩。江西共青团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形式,连续8年举办“青春井冈行”“追寻红色足迹”等特色鲜明的红色实践活动,让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在青少年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把红色基因传承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导向,让青春榜样成为红色文化的代言人和宣讲者。举办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事迹分享会,开展“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红领巾奖章”等主题活动,每年覆盖青少年400余万人次;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打造江西特色鲜明的红色宣讲队伍,示范引领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组建“赣青突击队”,动员各行各业青年和青年集体在“急难险重”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党政分忧,助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全省3200余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102.8万人次防疫志愿服务,1700余支青年突击队2万名青年奋战在防汛一线。
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高地,做大做强红色文化教育品牌,是江西高校推动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建设的重要路径。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大力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积极创建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校园文化,努力打造立德树人标杆,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陈典港
陈典港: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充分发挥省级高校红色文化创意研究院的平台作用,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积极创建红色文化育人特色校园文化,扎实推进红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打造立德树人标杆,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学校。
建设“红馆”,打造生动的红色文化实践课堂。结合VR、传媒和动漫学科优势,学校建设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馆(“红馆”)。红馆设有传承红色大展厅、活化历史大讲堂、守正创新大舞台、立德树人大课堂,走进红色、读懂红色、沐浴红色、礼赞红色,集平面展示、立体展示、科技展示和红色实践于一体,致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红馆拥有600多平方米的大场景,主要用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全员思政课教育、党课教育等,展陈内容以百年党史为主线,包括“开天辟地——救国”“改天换地——兴国”“翻天覆地——富国”“惊天动地——强国”等方面,通过VR、AR、裸眼3D等技术,增强教育性、科技性和艺术性。
开发红色课程,打造VR红色文化党建教育平台。学校把红色文化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教育教学,开设了《红色经典艺术作品赏析》等一批红色课程,制作了《井冈山会师》VR教学软件。携手中央党校等单位开发“VR+5G+红色文化”党建教育平台。该平台快速建立线上党建、思政展馆,使用高清建模、多人互动技术,内置丰富的党建互动内容,通过云端智慧党建教室的各种应用,实现超传统的3D互动、资源汇聚、师资共享、沉浸式体验,大屏联动,使党建学习、党员交流变得快捷高效。
创作红色作品,红色教育成果丰硕。近年来,该校师生创作出《井冈魂》《安源红》《随风而逝》《方志敏》等红色动漫、音乐影视作品,修复多部红色题材故事片。开展“红五月”大合唱、红色家书诵读、红色影视配音大赛、“双十佳”评选以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在服务奉献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锻炼中增长知识才干。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红色匠心校园文化的滋养、塑造和沁润下,红色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成果入选教育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报告》,系全国唯一入选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作品《方志敏》《祖国在我心中》分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音频作品一等奖、摄影类优秀奖;作品《随风而逝》入选文化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漫扶持计划创意类项目;《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5支学生“红色文化走读”实践队伍入选2020年全省优秀团队,其中《井冈魂》《胜利曙光》分获江西高校红色走读竞赛一、二等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在全省高校2020年度测评中评为A等。学校连续三年蝉联江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赛项冠军,VR方向学生代表江西省参加第十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总决赛成绩优异。
微论坛@泰豪论坛
横峰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
宋林峰(横峰县融媒体中心):横峰是著名的老区县、全红县,是方志敏精神的诞生地。80多年前,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曾在葛源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当时,横峰6万人民就有2万儿女参军参战。创建了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被中央苏区授予“苏维埃模范省”,旧址群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改善民生、幸福群众作为不懈追求。加大民生投入,每年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快速完成了市民期盼多年的城市引供水工程,横峰市民喝上了干净水、安全水。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境内河流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三类以上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率达97.4%,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下大力气发展教育,投入6.83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两次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先进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全力推动医疗事业进步,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连续9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连年“双提升”。在新征程中,横峰干群将再创“第一等的工作”,努力把横峰建设成为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
铜鼓打造红色精品旅游线路
熊涛(铜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近年来,铜鼓县紧紧围绕红色文化资源,做强红色旅游,做旺红色研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一方面,打造县城核心红色景区。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家祠)、纪念馆为中心,在周边区域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区、红色培训基地、红色打卡点,打造集参观、研学、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秋收起义文化公园。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乡村红色研学旅游。重点打造了排埠永庆村、棋坪大梅村、棋坪幽居村等一批红色名称及红色科普教育基地,提升改造秋收起义干部学院。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作为“秋收起义·湘赣红旗”精品线路点,收录文旅部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与此同时,积极对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组,努力将铜鼓湘鄂赣革命旧址群纳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组织编制《罗霄山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联通从红色通信起源地再出发
罗小胜(江西联通党群部副主任):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联通在江西瑞金叶坪红军无线电总队旧址揭牌“中国联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从“一部半电台”红色通信史中汲取艰苦奋斗、服务大局、执着创新的光荣传统,激励新时代联通人践行“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国家队、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的使命担当。联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迎来了全国各地一批又一批的联通系统党员前来观摩学习,已成为中国联通党员接受红色教育的实景课堂。从“红色通信起源地”再出发,紧紧扎根江西这片红土地的江西联通,将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强基固本、守正创新、融合开放”,锚定数字经济“主航道”,发力“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五大主责主业,为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贡献联通力量。
“大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
黎志辉(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江西师范大学立足培育新时代“红色传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主阵地”为依托,以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标杆,建设红色育人“名师”队伍。开设“百年党史江西红”“江西红色文化历史”“江西红色文化丛谈”“江西红色文化旅游”等一批红色精品课程,精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00余个。组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传团”“红色原野调研社”等学生组织,进行“井冈行”“苏区行”“重走长征路”等红色精神体验活动,将江西乃至全国的“红土地”作为“思政大课堂”。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网上红色走读”,让广大学生通过电脑PC端、手机移动端畅游红色文化教育数字博物馆,引导学生在红色影厅、红色唱吧等校内场所体验红色文化,大力推动红色基因的“数字化”传承。学校在全国率先建设以“四史”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教育馆,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高地,该馆开馆半年来,已接待师生参观、研学等活动共312场2万多人次。
红色金融传承红色基因
何文学(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宣传部部长):从1928年5月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集结出发长征,历时六年多的江西红色金融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互补的红色金融组织机构,形成了公共性和商业性并存的红色金融业务体系,形成了规范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红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了坚决斗争与应势宣导相结合的红色金融管控手段。在南昌一家货币馆内,400多件珍贵的红色货币实物,400多张罕见的历史照片,真实再现了中国红色货币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通过红色货币文化艺术篇、人物篇、故事篇、斗争篇,诠释了江西红色金融的由来。
链接地址:https://www.jxnews.com.cn/xds/system/2022/01/14/019508069.shtml